3亩多鱼池成聚宝盆 每年40万尾小金鱼流向全国

陆兆生在打捞金鱼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亩多地的空间,被分割成56个鱼池,里面游动着一尾尾色彩艳丽的小金鱼,像一朵朵花儿在水中绽放,这就是景区城北街道槐南村陆兆生的天地。从事金鱼养殖、销售20多年,陆兆生已成城北一带小有名气的金鱼批发专业户。

机缘巧合,承接传统产业

陆兆生今年57岁,从事金鱼养殖属于“半路出家”。金鱼养殖曾是扬州梅岭一带的传统产业,陆兆生的姐夫是老梅岭人,一直从事金鱼养殖;随着梅岭城市化,姐夫家的地块被征用,而陆兆生原来在企业工作,离开企业后也想找到一门谋生的技能,便和姐夫一起利用槐南村自家农田开发起金鱼养殖池。

“清明前后,金鱼开始潵籽。为了保证鱼苗品质,50天后开始挑拣,要把生长不良的品种剔除,接下来,就有外地客户陆续开着集装箱来进货了,一次要包掉几个池子。”站在鱼池边上,陆兆生侃侃而谈,他说,鱼苗批发过后,还会出售金鱼成品鱼和种鱼,一直持续到元旦前后,一年又一年,循环往复,不得闲,每年销售金鱼40多万尾,“家里有老有小,要靠养金鱼吃饭呢!”

一门心思做成金鱼批发户

20多年养殖下来,陆兆生已经成为金鱼养殖的行家,孵化、饲养、喂食、换水、增氧等,到什么阶段干什么活,有条不紊。每年夏天是他最忙碌的时节,拣鱼要持续个把月,为了节约成本,家里的亲戚都会被请过来帮忙;夜里一两点钟就要顶着星星出门,在城区、近郊寻找河道捞鱼虫,一直忙到天亮,这样的日子要持续三四个月。

“夏天,挑拣下来的金鱼还可以喂鸡、喂鸭。”在陆兆生的金鱼养殖场,还形成了一条小规模的循环产业链,他饲养了100多只鸡和鸭,成为金鱼养殖场的副产品。

“金鱼养殖是扬州传统产业,有较好的基础,我也得益于姐夫的传帮带。”陆兆生介绍,随着城市发展,扬州金鱼养殖带从梅岭向北迁移到城北,目前仅槐南村就有10多家金鱼养殖户,做金鱼鱼苗批发,他算是规模较大的,未来养殖基地可能还会迁徙到其他地方,但自己不会丢弃这个行业,“养了这么多年,已经习惯了。”有热爱,也有收益,陆兆生觉得,挺好!

通讯员 王泽

记者 仲冬兰 摄影 司新利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