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?金融界人士热议 为扬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

经济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撑。市委书记张宝娟强调,要聚焦金融赋能发展等重点问题,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创新。市长王进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推动财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开展“拨改投”试点,完善政银投企融资对接常态化服务机制,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%、15%。

新的一年,金融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?记者采访了我市金融界人士。


【资料图】

确保实现贷款余额超9000亿目标

—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李宁

作为金融管理服务部门,我们将不断努力、奋发作为,支持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扬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首先是增强信贷供给投放,引导各银行机构积极上争资源,加大信贷投放,确保全年实现贷款余额超9000亿元;同时推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将企业融资担保平均费率降至1%以下。其次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能,进一步升级、用好扬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,力争今年普惠贷款增长15%以上。三是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,不断加强对制造业、重大项目、园区“二次创业”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,持续开展“融汇扬州”政银企对接系列活动,夯实高质量发展金融基础,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绿色信贷规模均增长20%以上。四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,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,引导企业充分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,力争全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。五是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,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,不断完善监管体系,着力培育一批地方金融标杆企业。

持续加大对地方发展的金融支持

——中国银行扬州分行行长蒯海涛

过去一年,我们坚持扎根“好地方”、建设“好银行”的发展定位,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,信贷投放创新高,全年新增贷款114亿元,增幅21%,增幅列全市银行业前茅。同时,我们在服务产业发展、开展跨境金融业务、服务名城建设等方面积极出新招、开新局,有力支持了一批制造业项目、特色产业项目、城市更新项目。

新的一年,我们将充分发挥好作为国有大行的服务客群优势,继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。尤其是在跨境金融方面,我们将发挥主力军作用,为“高质量引进来”和“高水平走出去”提供优质金融服务,助力扬州进出口企业把握人民币国际化、RCEP等发展机遇,打通开辟海外新市场的堵点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。此外,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,我们也将着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,加大对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力度。

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

——江苏银行扬州分行行长姜洪飞

2022年,我们紧跟扬州发展主旋律,把经营发展的着力点根植于支持、服务地方建设,聚力服务扬州“323+1”产业集群、服务“专精特新”,不断优化创新普惠金融、绿色金融服务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当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,纳税等指标位居扬州金融机构前列。

2023年,我们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新年首日,就投放了大公司贷款46.61亿元,较去年同期多投28亿元。

围绕此次两会的新要求新目标,我们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。首先是细致梳理地方经济的发展脉络,梳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优先发展行业领域和重大项目、梳理今年政府服务经济的重大行动、梳理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。其次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,充分发挥我们投行、理财子公司、金融租赁公司、消费金融公司等多样化渠道优势,为政府和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,拓宽融资渠道,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。第三是为融资主体降本增利,通过加强产品创新、推动减费让利等方式,进一步降低融资主体的融资成本。

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
——宝应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顾金标

新的一年,宝应农商行将以全力支持宝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,坚定“立足本土、支农支小”的市场定位,今年计划新增贷款不低于25亿元。 我们将主动策应乡村振兴战略,积极向农村延伸服务触角,以增户扩面为导向,用好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这个法宝,久久为功开展大走访活动,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“金融活水”。

同时,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,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要求,通过降低贷款利率、延期还本付息、无还本续贷、推广专项贷款等方式,让金融服务更有“温度”。

记者 何世春 石默然 金鑫 张孔生

关键词: 金融机构 信贷投放 新的一年